在春风轻拂、暖阳照耀的三月,为深入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火种燃遍校园每个角落,青海师范大学的莘莘学子们踊跃投身其中,从校园的各个角落,到校外周边社区、街道,处处都活跃着师大学子青春矫健的身影,他们以实际作为彰显出“雷锋精神”永不
落幕,用点滴善举诠释着“雷锋”从未走远,始终与大家并肩同行,时刻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青年志愿者协会
旧物捐赠活动
在校园的旧物新生志愿活动里,同学们热情高涨。大家纷纷捐出闲置旧物,书籍、衣物、文具琳琅满目。志愿者细心整理、分类,将这些饱含爱心的物品捐赠给贫困地区,让温暖延续,旧物焕新光。

校园文明督导活动
在校园文明督导志愿活动中,志愿者们热情满满。他们手持工具,仔细清理角落垃圾,将乱停的电动自行车归位整齐,还不时温馨提醒过往同学注意脚下、避让车辆,用行动守护校园美好,践行雷锋精神。

在校团委的引领下,
青海师范大学各学院
如春日繁花绽放,
纷纷开启精彩纷呈的
雷锋主题活动。
民族师范学院

民族师范学院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积极展开“雷锋精神照我行,光盘行动我践行”主题活动,志愿者们提醒同学们按需打饭,餐毕餐盘光亮如新,以实际行动拒绝浪费,让珍惜粮食成为校园新风尚,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节约氛围。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开展“践行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理论宣讲活动。参赛同学结合自身经历与社会新闻,生动阐述雷锋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情感真挚,引发共鸣。此次比赛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表达与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励大家在新时代积极践行雷锋精神,将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做雷锋精神的传承者与践行者。
生命科学学院

湿地,是“地球之肾”,在生态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守护湿地生态之美,共创绿色家园,一场充满热情与活力的志愿活动在西宁市湟水湿地公园拉开帷幕。生命科学学院的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号召,齐聚湿地公园,为守护这片自然之美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办实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周边主要交通路口开展以“文明出行,安全相伴”为主题的交通劝导活动。本次活动聚焦行人过马路安全,通过常态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引导市民养成“红灯停、绿灯行”的文明习惯,为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贡献力量。

文学院

文学院的志愿者们以物资捐赠、环境清洁、情感关怀、义务诊疗等多种形式为载体,向城北区民族福利院的老人们传递了温暖与关爱,积极营造了尊老敬老、互助友爱的社会氛围。志愿者们细心聆听老人的需求,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历史学院

在学雷锋月的热潮中,历史学院的志愿者们积极行动。活动前期,青协负责人精心筹备,与青海晓晓福宝救助站顺利对接,广募爱心志愿者。3 月 16 日,志愿者们满怀热忱奔赴救助小院。抵达后,迅速分组展开忙碌而有序的劳作,有的专注搭建猫房,为猫咪营造温馨小窝;有的奋力冲洗犬舍、清理粪便,还有的认真整理物资。他们用汗水与付出,让流浪动物的容身之所焕然一新,以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关爱。
音乐学院

北川河作为西宁市重要的生态景观与水源保护区域,其环境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生态平衡与周边居民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发展,北川河周边垃圾堆积等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为提升北川河生态环境,组织本次环境清扫志愿活动。历史学院于3月5日举行“北川河环境清扫志愿活动”,引导志愿者们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积极奉献,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法学与社会学院
法社学院“法治同心”宣讲团和法社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赴城北区高教路社区开展了一场“法治进社区”普法志愿宣传活动。本次法治宣讲用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法条转化为脍炙人口的相声,幽默风趣的小品和发人深省的真实案例。法治宣讲团成员和青年志愿者们秉承雷锋情怀,弘扬雷锋精神,将日常生活中社区群众的“疑难愁盼”矛盾纠纷与专业法律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合统一,并用诙谐幽默的宣讲方式生动形象地传授给每位社区居民。这不仅让法治的力量在春风化雨中浸润民心,更激励每位青年成为雷锋志愿服务精神的忠诚追随者和积极践行者的决心。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物电学院团总支于3月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志愿薪火”主题团日活动,旨在增强团员和青年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与领悟,倡导环保行为,引导大家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积极奉献,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活动中团支书讲解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及环保的重要性,鼓励大家从自身做起,通过多种方式践行雷锋精神和环保理念。
结语
在刚刚过去的雷锋月里,青海师范大学的校园处处涌动着温暖与力量。从校园清洁、文明劝导到关爱互助,同学们用行动诠释雷锋精神,一双手、一份爱,让校园更美好。雷锋月虽已结束,但这股精神暖流将持续奔涌。未来,我们会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在志愿服务中展现青春担当,让善意与奉献成为校园最亮眼的底色,持续书写属于师大学子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