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青海师范大学赴贵德三下乡小分队,到达贵德县河西镇,在河西镇政府旦正措老师的带领下,正式开启了此次研学。
第一站:加莫台田间助农,用汗水换丰收
研学首站,实践团队来到加莫台村。此时正值果实成熟季,田间地头挂满了饱满的果实,农户们却因人手不足忙得不可开交。团队成员迅速分工,有的小心翼翼采摘果实,有的负责分类装筐,有的协助搬运装车,大家干劲十足,很快帮助农户完成了当日的采摘任务。
此次助农为加莫台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一方面,缓解了农户的劳动力压力,避免果实因采摘不及时而掉落损耗,保障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团队成员还在劳作中向农户学习了科学种植技巧,后续将通过学校资源分享更多种植知识,助力提升果实产量和品质。
对团队而言,亲手采摘的经历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也让团队成员们近距离了解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乐趣,增强了对乡村的情感联结。

第二站:木干村书屋整理,让知识“安家”
离开加莫台村,实践团队来到木干村村委会图书馆。这里的书籍虽种类丰富,但长期缺乏系统整理,部分书籍堆放杂乱,村民找书十分不便。团队成员立即行动,按照书籍类别(如农业技术、儿童读物、文学经典等)进行分类、上架,并为每排书架贴上分类标签,同时清理了书屋的灰尘和杂物,让图书馆焕然一新。
整理后的图书馆为木干村带来了诸多益处:村民能更快速地找到需要的书籍,尤其是农业技术类书籍的规整,方便了农户学习种植养殖知识;整洁的环境也吸引了更多村民走进书屋,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团队成员则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乡村发展、民俗文化相关的书籍,通过翻阅加深了对当地的了解,也感受到知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更坚定了用所学服务乡村的决心。

第三站:团结村篝火晚会,以才艺促情谊
研学最后一站,实践团队在团结村参与了篝火晚会。晚会上,团队成员精心准备了歌曲、舞蹈等节目,既有展现青春活力的现代舞,也有饱含民族风情的民歌演唱,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村民们的阵阵掌声。
这场才艺表演为团结村带来了欢乐与温暖: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更增进了高校学子与乡村村民的情感交流,让村民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注与善意,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团队成员在晚会中感受到了村民的淳朴与热情,不同文化的碰撞让大家拓宽了视野,也明白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含义,更懂得了用才艺和真诚可以跨越地域与身份的距离。

此次研学活动,青海师范大学赴贵德三下乡小分队用实际行动为乡村解决了实际问题,助力了乡村的生产、文化发展;而团队成员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乡村的认知,锻炼了实践能力,收获了宝贵的成长经验。未来,团队将继续带着所学走进乡村,让研学之路成为连接高校与乡村的桥梁,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